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851 - 86861255 18185187910  微博 请用新浪微博客户端扫描
| 微信 请用微信扫描
总站 贵阳 遵义 毕节 安顺 铜仁 黔南 六盘水 黔东南 黔西南

教育综合知识|D类考试知识:学习的实质

163贵州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网资讯:2020年贵州省教师考试笔试主要科目《教育知识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和《综合应用能力》D类,贵州教师考试该如何去备考,在此整理了教育综合知识和D类知识,供考生参考学习使用。



贵州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D类考试知识:学习的实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学习是人与动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二者存在区别。关于学习的概念,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是个体的行为。
    此处个体指代的对象包括:人类、动物和机器。但是,不同的学习主体所表现出的学习行为是区别的。以人类和动物相比较,人类学习的特点有三:人类学习间接经验、人类学习以语言为中介、人类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
    第二,学习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生的。
    学习不是本能,例如婴儿吮吸、膝跳反射、鸭子游泳、猴子爬树、小牛生下来就会走路,这样的本能行为不是学习。但猴子学骑自行车、鹦鹉学舌、老马识途等行为属于学。学习不是习惯化的动作,例如,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老人每天晨练,每天起床刷牙,这样的习惯化动作也不是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天看报”此类的例子属于学习,每天看报虽然有个人习惯的因素存在,但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发生思想的改变,因此属于学习。
    第三,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学习可以是结果,也可以是过程。例如,小学生学会了做广播体操,强调结果;小学生学习做广播体操、儿童模仿成人行为强调过程,都是学习。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概念中只提及行为,并没有涉及到行为的性质,即好与坏的问题。因此学习的行为可以是促进人发展进步的好行为,也可以是起到不良作用的坏行为,例如学生养成了作业拖沓的恶习,学会了偷窃,学会了骂人,这也是学习。
    第四,学习的改变必须是持久的。
    假设某人是因为服用了药物或在酒精作用下,表现出的短暂兴奋行为则不是学习。例如,运动员服用药物后跑得快,某人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但还需注意的是,由于病痛导致的变化也不属于学习,例如,某人患病之后情绪持续低落。此外,因为生体生长而导致的变化也不属于学习,例如,个子长高。
    总而言之,学习的实质归纳总结: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2)学习的实质是一种适应性活动;
    (3)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4)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5)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6)学习的引起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
1
信息来源: 粉笔教育
1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