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在家闲着没事,写下这段想写了很久的文字,算是对我长达1年多的公考之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开始准备公考是从2018年2月21日开始的,那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思考、确定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今天第一天,加油!”从那天开始,一直到2019年12月19日市委组织部发文录用,恐怕当时的我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坚持下来这666天(好6的数字)。当然,幸运的是自己坚持下来了,并最后实现了当初的目标。回首这一路,说实话,付出了很多,很累,很难。
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在职备考三不限,之前在家乡隔壁县CMCC上班,当初校招到县公司之后不久,就开始备考了。原因是自己思考了很久,实在是不适应企业的压力和他乡的生活。虽然在当时我的工资是当地公务员的1.5倍之多,但每周6天的上班、巨大的指标压力和无休止的电话,使我完全不喜欢当下的生活,甚至于很讨厌。笔者的专业范围很窄(理学),除了考体制内,恐怕也没有别的选择了。所以当时也是下定决心考公务员,除此之外,别无他路。颇有一种壮士断腕和破釜沉舟的感觉。
这1年多,我一共参加了4次公务员考试,进面3次(包括最后一次),实际参加面试两次,最后一次参加本省省考,笔面第一,总成绩全市第一上岸市直某单位。
详细说一下吧。
第一次:2018年4月联考,也就是开始准备考试2个月后,报名本地地税局(三不限,招2个),成绩131.7(行测63.2,申论68.5)。成绩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挺激动,因为按照往年成绩,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但过了几天排名出来,进面名单并没有我,这次大家分数普遍比去年高5-10分,很失望了。结果过了俩天,税务局打电话给我,让我递补面试,前面有人放弃了。于是我就抱着积累经验的心态去了。因为在职要开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我还去给领导专门说了这件事(所以很多在职考的童鞋也不要担心,正常领导不会太为难你的)。面试之前在家准备了一周,买了3000多线上面试班。最后虽然没有成功上岸,但我算了下,也是从第7翻盘到了第3,面试也算发挥的不错了。也正是这次考试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我告诉自己:我只学了2个月,就可以在近300人取2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相信自己多学几个月肯定没问题。于是,一路坚持。
第二次:18年下半年,大概是12月多的四川省考,报的三不限,取1报了大概500左右吧。分数145(行测70,申论75),职位排第五。
第三次:19年4月联考,重庆最火的那个三不限(民盟那个),招1我估计报了400人有了。分数141(行测65.5,申论75.5)。职位第四名,前面有一个不符合2年工作经验的条件,放弃。通知我递补进面,我也放弃了。原因是时间太紧凑,周一通知我,周末就要面试,我还是在外省,第一名比我高4分吧,就没去。
第四次:19年本省省考,本市市直三不限,招2报了470,分数138.5(行测77,申论61.5)。职位第一,比第二高了11分,惊呆。讲真这次考试考完后我在粉笔估行测分,估了59,当时都绝望了,结果出来还挺好,完全没想到。后来面试也没报班,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找地方自己练的,后来面试也是全场第一,90.4分。最后总成绩公布,自己排了下序,全市第一,是上岸之外锦上添花的事情,值得开心。因为这可能是我这辈子除了初中考试全班第一之后绝无仅有的第一了。
说一下自己的一点小小经验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心态篇:考公是一条需要坚持的道路,如果你想上岸,就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三不限选手来说,更需要坚持,专业比不过人家学汉语言、经济类、法学类的,那你就得拼努力,拼付出。你只有付出了,才能期待收获。在我书桌上贴的便签上,我曾给自己写下这么几句话:“成功只有两步,一是开始,二是坚持!”、“没有人关心你是怎么走过来的,所有人都只在乎当下的你足不足够好!”、“既然总有一个人要上岸,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正是因为自己坚持走过了这一路,才真真切切明白这一路的不容易,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斗,路上必定充满了坎坷荆棘,但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岗位选择篇:我内心是一个不甘于比身边的人差的人,虽然自己也只是普通一本毕业,学校期间考试都是突击,成绩班级排后列的那种。但看到身边高中、大学同学,有的在大城市有很好的工作,还有很多都在读名校研究生,北大的、浙大的、985的、211的,数不胜数,都比自己优秀的多,想了想自己,在企业干着毫无自由、毫无尊严、毫无价值的工作,实在是毫无意义,于是下定决心起码要考回家,或者考到成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工作,最起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所以在之后报考的职位选择上,从来没报过乡镇,都是报市区三不限,比如重庆,就是刚最好的那个,除了主城区,哪都不去,怕个luǎn。当然后来笔者还报名了19年下的四川省考,报的成都2圈区直单位三不限。虽然没去,但也证明人的心态确实会变化,时间长了谁都会坚持不下去的。还是会稍微妥协一点点,毕竟双流不是谁都敢刚的,考不上的代价就是继续半年。但乡镇,劝大家如果不是本地的,或者是可以、愿意在乡镇干的,能别报就别了吧,一方面是乡镇压力大、圈子小、上升空间小,另一方面是一去就是起码5年服务期限,5年后,30岁了吧?该结婚生子了吧?再遴选?再考?你确定到时候有那个精力?职位选择需理性,有的岗位,你考上还不如不考,去了就是煎熬,还不如认认真真复习半年,刚个自己喜欢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