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流派

2017-09-14 11:53|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后来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课程,德国的赫尔巴特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科课程,英国的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从“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实用性的学科课程,美国的课程论讲师博比特和查特斯分别用“活动分析法”和“工作分析法”开发了一系列学科课程,布鲁纳提出强调学科结构的学科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
 
(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
 
(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
 
(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
 
(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
 
它的主要缺点是:
 
(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
 
(2)偏重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
 
(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这类课程论思想以杜威为代表。
 
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
 
(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
 
(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有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
 
(3)注意从活动、经验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它的主要缺点是:
 
(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