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E类考试知识:冷、热疗法

2020-04-17 10:32|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163贵州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资料网资讯:2020年贵州省医疗卫生岗位考试笔试主要科目《医学基础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和《综合应用能力》E类,贵州医疗卫生考试该如何去备考,在此整理了关于医学基础知识和事业E类知识,供考生参考学习使用。


贵州医疗卫生考试医学基础知识|E类考试知识: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是指通过高于或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达到局部和全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实施冷、热疗法前应了解冷、热疗法的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安全。
    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就会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造成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因此,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需间隔lh的时间,让组织有一个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生理效应。
    在临床工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冷、疗法的效果?
    1.方式
    冷、热应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冷、热疗法分为干法(干冷及干热)和湿法(湿冷及湿热)两大类。以热疗为例,将湿法和干法进行比较,湿热法具有穿透力、不易使患者皮肤干燥、体液丢失较少且患者的主观感觉较好等特点,而干热法具有保温时间较长、不会浸软皮肤、烫伤危险性较小及患者更易耐受等特点。因此,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特点进行选择,同时注意防止冻伤、烫伤。
    2.面积
    冷、热应用面积越大,冷、热疗法的效果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3.时间
    冷、热应用的时间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其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如果时间过长,会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治疗效应。
    4.温度
    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治疗前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
    5.部位
    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的效果不同。
    6.个体差异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习惯、肤色等影响冷、热治疗的效果。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
官方微信联系客服
×

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客服主动联系您

姓名
手机号
咨询板块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