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所以读到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很有作用的!

2018-03-30 15:25|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前一段时间无意之间逛书店发现一本名叫《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的书,一看到这书名,我就想,提问?提问还要学习吗,谁不会提问啊?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提问”是真的该学习啊!

书中说到“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批判——创造者的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学会批判性地对待新、旧事物的能力,是我所不具备的比如说:我经常会说“我听到”“我看到”,很少会说“我认为”“我的想法”。习惯了接受信息不习惯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处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是主观的去采集信息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在上课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听学生不习惯提问,不习惯思考和辩驳,久而久之,学生和老师一样,都忘记了提问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所以读到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很有作用的!

从现今社会的总体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来说,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会提问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每一章节介绍一种批判性思维技巧然后让自己能够慢慢的进行实践操作
学会提问总共十四章与章之间节节递进,每一章讲授不同的学会批判性思维的点。第一章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海绵式和淘金式,前者强调对知识的获得、接受、吸收,后者则强调和知识进行积极地互动,两种方式互补长短。而在的生活中主要的思维方式一直都属于海绵式,主要吸收、获取知识,而到淘金式的思维方式很少用到。而对知识的互动性吸收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进行互动式思考

第二章第三章教我怎么去找论题和结论,论题分为描述性和说明性,描述性论题是针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提出的问题,说明性论题是针对我们应当怎样做及对与错、好与坏提出的问题。而结论就是当我认为某个观点得到其他观点强有力的支持弄清楚论题和结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需要一些理由来说服为什么该接受这个结论。第四章就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更加细化,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更细致的学习。第五章是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寻找自己和作者在观点上存在的冲突和假设性问题,价值观冲突很重要,能够使推理过程变得清晰可见。第六章在深入探讨“假设”的问题,这是本书中的重点,在描述性假设的过程中也在发行原因结论间的关系,识别认知的原因是否导致了结论,我感受和理解的作者的结论就是因为我认为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关联不存在缺陷。一旦确立了原因,我就会想深度了解作者是否使用了推理或者是否存在谬误,这就是第七章的重要内容,如果确认了谬误的存在,那个原因就不是有效地支持论点了,因此在决定接受还是拒绝时,寻找谬误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察方式

第八章和第九章都在说证据,证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要对证据进行考量和复查。第十章主要讲述干扰性原因在我发现同一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时,已经存在的解释就会受到削弱,所以需要“你”来增加自己论点的可行度、可信度。第十一章对读者是作为提醒的存在对数据化时代的数据是否存在问题进行思考。第十二章则是提示我遗漏信息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是在确定自己有一定的合理理解和理论的基础上,来确定自己是否认同这个观点。第十四章是练习和复习,把前面所讲内容归纳起来可以很好地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批判性思维。 
遇见一本好书,就如遇见一个好的引路人,它会带领你走入新的天地,《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让你走进新的思维方式,推陈出新。作为一名老师让自己,让学生们学会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早已习惯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另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并不容易,但是却是必须要经历的。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成为一个会提问的老师会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和学习的青年教师,是自己下一阶段的目标!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
官方微信联系客服
×

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客服主动联系您

姓名
手机号
咨询板块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