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教育心理学之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教师招聘的常考知识点,常以成语古语型、例子型的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难,做题的时候也是常考易错点。如何精准把握意志品质的含义呢?
(一)说在前面其具体表现为:
①目的明确,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目标。
②目的支配行动,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论、行动置于目的的约束之下。
③自觉地排除困难,甘愿吃苦耐劳,努力完成任务。
以上摘自专业书籍对于自觉性的解释,而以上解释透露出了自觉性的一个核心特点:它发生在意志行动之前,强调的是意识层面、认识层面的。也就是有没有意识到某事重要,并且支配自己去做。比如:我意识到学习很重要,然后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做作业,体现的就是自觉性。其具体表现为:
①能对情况做出正确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使是面临紧急、复杂的局面也能考虑全局,迅速做出选择并采取行动。
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会进行周密的思考,直到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时,才做出决定,绝不急躁、冒险和草率行事;在紧急情况下,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当机立断,迅速做出最合理的决定;当情况发生变化或不需要立即行动时,又能迅速改变或停止已经做出的决定。
果断性也发生在意志行动之前,而它的关键词便是“迅速”“合理”,比如:自觉性已经让我能够自觉的去做作业,但是我先做哪一门作业呢?先做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先做作业多的还是作业少的?如果我能够很快并且合理的做出决定,那体现的就是果断性。其具体表现为:
①发动和维持自己的某些行动,积极投身于应该做的事;抑制某些冲动,不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
②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遇到紧急情况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鼓足勇气,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获得成功之后,则能更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③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正确看待个人得失,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④组织纪律性特别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
自制性发生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那对于自制性的理解,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想做的事情没有去做。比如。我已经开始做作业了,这个时候有其他的小朋友喊我来玩,虽然我很想去,但是我没有去,体现的就是自制性。其具体表现为:
①善于在意志行动过程中抵抗和排除各种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做到千纷百扰不为所动。
②善于坚定地从事已经开始的行动,遇到挫折不灰心丧气,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
③善于克服困难,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或者另寻科学的方法和途径,直到成功。
坚持性发生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意志行动的过程后,对于坚持性的理解,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不想做的事情坚持去做了。比如:做作业做到一半,累了,不想做了,但还是继续做,直到做完,体现的就是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