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要早到,这是品行方正、质朴,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对鲁迅很严厉的批评。无论你的家境再贫寒,无论你在家里有再多的担当,但,只要你上学了,工作了,就一定要遵守纪律。因为上学和工作都一样,没有任何理由让你迟到!”我这样心平气和地说道,好像,瞬间我就是寿镜吾老先生。
“鲁迅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从那以后,鲁迅先生再也没有迟到过——大家认为是老师的话起了作用,还是鲁迅刻的这个‘早’字起了作用?”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原本,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呀,但到了学生这里,所有的答案又都是可以存活的。
“我代表正方,我认为,老师的话起了作用。如果老师只是同情鲁迅,听之任之,我相信,鲁迅不会成为一代大家,老师的教育,不,应该说是老师严格的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徐宗昊激情满怀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我代表反方,我认为,还是鲁迅在自救,如果老师批评他过后,他还怎么样就怎么样,再好的老师也教育不了这样一个不对自己好的学生,我认为这个‘早’字不是轻轻地小小的刻在了书桌上,而是重重的大大的刻在了鲁迅的心坎儿上,并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数学王子王子轩理直气壮地说。
“我认为,两者兼有。我认为老师的话先起了作用,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一样,由寿镜吾老先生首先撒播到了鲁迅的心田之上,而后是鲁迅肥沃的精神土壤,也就是他对自己的责任心起到了生根、发芽的作用,直到开花、结果。”徐志豪哑着嗓子在直抒胸臆。
这是我在语文课堂上最爱听到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也许只有这些学习优秀的孩子才会说出来吧,什么时候能够启发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畅所欲言,我想,语文的理想也就能实现了,到那时候,每一个孩子应该在各方面都是自信的吧。我一直期待这样幸福而又美好的时刻的到来。所以,我也要“早”,必须要“早”,为我的学生播下理想的种子,希望的种子。
“所以,有因必有果,因为有寿镜吾老先生的严格要求,因为有鲁迅先生的自勉,所以,鲁迅先生才会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我总结道。
生命本就如此,如腊梅般冰清玉洁,在每一个生命的年轮中追求着吐露芬芳时的沁香与回味,由此,生命也就拥有了千般柔情,万般洒脱,只要你愿意,什么也打不倒你。
不由得想起上周六中午在母亲家为母亲第一次洗头的情景。
我要回市里的家,母亲跟在后面,蹒跚着下了楼梯,她紧紧地跟在我的身后。
每日晚饭后,我必是牵了母亲的手出去散步。我知道,她早已习惯了她的女儿这样拉了她一路天南海北的神聊。扭过头来,向母亲告别,我分明看到母亲伸出了双手,但却又迅疾把手缩了回去,“唉,你这每周的一走,我就没有了散步的伴儿了。”她很是惆怅地说。
母亲好似比我矮了一些,我看到她的头发又脏又乱。
“妈,你的手还没有好彻底,我给你洗了头发再走。”
“不用不用,我一只手也能洗。”母亲显然局促起来。她显然是早已习惯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女儿,还没有习惯让她的女儿侍候她。
我把她扶到屋里,打开电暖扇,搬来小凳子让她坐下,又端来半盆水,拿了洗发水给母亲洗头。
半晌,母亲无语。
而水却“哗哗”地滑过母亲的头发。
“小时候,我对你们不好,你们却还不给我计较,依旧对我这么好,我真是太幸福了。”母亲动容地说。
“怎么不好!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得的是胎里带肠炎,不是你背着我到处看医生吗?没有你,哪有我!娘俩儿还说些什么客气话。以后我每周给你洗两次头,每晚散步回来都给你泡脚。以前是女儿太不懂事了。”想起往事,我泪眼模糊。
“洗脚就不用了,洗洗头就行了,你不知道,老胳膊老腿都不听我的使唤了。”母亲有些忧郁。
“每一天,保持好心情,想吃什么就问女儿要,想花多少钱就尽管花,该享受也要享受享受。”
给母亲洗过头,擦干头发,梳头,在电暖扇如太阳般温暖的光芒中,我决定以后就做母亲的太阳,陪她说话,陪她散步,陪她吃饭,陪她度过生命中的暮年时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孝顺老人要早。
我热爱的工作,也要“赶早”为我的教育梦想每天而奋笔疾书,每天而呕心沥血,我绝对不会有一丁点的怨言,因为这就是我的挚爱,我为之倾注青春与热血的地方。
“时时早,事事早。”——努力让自己也能成为“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