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D类考试知识:概念的理解与教学

2020-04-24 13:49|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163贵州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网资讯:2020年贵州省教师考试笔试主要科目《教育知识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和《综合应用能力》D类,贵州教师考试该如何去备考,在此整理了教育综合知识和D类知识,供考生参考学习使用。



贵州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D类考试知识:概念的理解与教学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1.名称

即代表概念的词语、符号。例子:“杯子”能代表杯子的概念。

2.内涵

即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关键特征。例子: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

3.外延

即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实例)的范围。例子:“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这一内涵的范围包括了“所有的杯子”。

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既内涵与外延成反比的关系。比如扩大外延:玻璃材质的盛水容器。其内涵则变小:玻璃杯。

二、概念获得

概念获得实质上就是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个体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概念形成

大量肯定例证——归纳总结——概念,既通过例子得到概念。

2.概念同化

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

例子:学生一开始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的一种,并向学生解释清楚区别后,学生就能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概念。

三、概念教学的两种方法

1.从例子到规则

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各种例证,然后要求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个定义,这叫做“例——规法”。

例子:给学生呈现麻雀、喜鹊、鸵鸟,从中归纳出鸟的定义。

2.从规则到例子

先给学生一个定义,然后要求他们结合实例进行识别归类,这叫做“规——例法”。

例子:先给学生鸟的定义,然后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四、概念教学需注意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就是正面例子,是概念的肯定例证。既完全符合概念要求的例证。

比如:鸟是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有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正例:所有的鸟

反例就是反面例子,是概念的否定例证。既完全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概念要求的例证。反例:蝙蝠、蛇。

4.变式

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即改变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例子:老师在讲解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本质特征)时,还举出玻璃杯是玻璃材质(非本质特征)的盛水容器(本质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杯子。

5.比较

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它是概括过程中区分一般对象与特殊对象以及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比较主要有两种形式: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同类比较:鸟和鸵鸟。发现会飞是非本质特征。

异类比较:鸟和蝙蝠比较。都是前肢为翼,但其它特征不同。

变式和比较的区分: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
官方微信联系客服
×

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客服主动联系您

姓名
手机号
咨询板块
咨询内容